南鄉子·新月上
南鄉子·新月上。五代。李珣。 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五代]:李珣
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譯文
新月上來了,彌漫的煙霧散開了,習慣了追趕潮汐去采珠。艇兒穿花過溪而回,買一壺春酒,將小艇系好在垂岸的柳樹下。月夜趕潮水,勇斗風浪;穿花而歸,沽酒小飲,構成了采珠人的獨特生活。
注釋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又名《好離鄉》、《蕉葉怨》。
慣:習慣
沽:買。
春酒:冬季釀制,及春而成,故稱。也叫濼醪。
南鄉子·新月上創作背景
李珣早年曾漫游吳越、兩廣等地,對異域風情的熟悉,使他的風土詞生動又豐富。他寫的十七首《南鄉子》都是歌詠的東粵風情。蓮塘泛彩舟,棹歌驚睡鴛,游女帶香,競折團荷,荔枝掛紅,孔雀爭妍。濃郁的嶺南風情,質樸的民歌風味,以及文人淡淡的感傷,使他寫下了這部作品。
這首詞寫采珠人傍晚歸途中泊舟沽酒的情景,景色清幽淡雅。彎彎的月兒爬上夜空,在月光照耀之下,彌漫的霧氣漸漸散開,采珠人在夜色下從容劃船,穿花過溪,泊船買酒,一“劃”一“穿”“泊”,這一切在作者筆下如一幅優美清新的水墨畫,徐徐向讀者展開。該詞的難得之處在于作者把尋常景色和采珠人的尋常生活寫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動人,淡而有味,如清茶宜人,如清香醉人。表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寫出了作者對異域風情的深刻體驗,引人入勝。
唐代·李珣的簡介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 李珣的詩(35篇) 〕
:
曾廉
東風初染海棠暈。好春色、花嬌柳嫩。翠袖方倚壚,向甚處、尋如愿。
夢幻影泡露兼電。但俄頃、花飛人倦。有酒能忍顛,那更待、佳人勸。
東風初染海棠暈。好春色、花嬌柳嫩。翠袖方倚壚,向甚處、尋如願。
夢幻影泡露兼電。但俄頃、花飛人倦。有酒能忍顛,那更待、佳人勸。
:
弘歷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俗沿桃菜協良辰。
矞云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競時新。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俗沿桃菜協良辰。
矞雲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競時新。
清代:
胡星阿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明代:
張煌言
生當為鳳友,死不作雁奴;我自名禽不可辱,莫待燕婉生胡雛!
生當為鳳友,死不作雁奴;我自名禽不可辱,莫待燕婉生胡雛!
:
曹家達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
幽意值所適,冶遊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願安靜,逼抑成沸煎。
:
俞明震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