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丙午螺川)
酹江月(丙午螺川)。宋代。趙師俠。 飄流蹤跡,趁春來、還趁春光歸去。九十韶華能幾許,著意留他不住。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蜂閑蝶怨,盡憑枝上鶯語。歸棹去去難留,桃花浪暖,綠漲迷津浦。回首重城天樣遠,人在重城深處。惜別愁分,凝暗有淚,總寄陽關(guān)句。不堪腸斷,恨隨江水東注。
[宋代]:趙師俠
飄流蹤跡,趁春來、還趁春光歸去。九十韶華能幾許,著意留他不住。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蜂閑蝶怨,盡憑枝上鶯語。
歸棹去去難留,桃花浪暖,綠漲迷津浦。回首重城天樣遠,人在重城深處。惜別愁分,凝暗有淚,總寄陽關(guān)句。不堪腸斷,恨隨江水東注。
飄流蹤跡,趁春來、還趁春光歸去。九十韶華能幾許,著意留他不住。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蜂閑蝶怨,盡憑枝上鶯語。
歸棹去去難留,桃花浪暖,綠漲迷津浦。回首重城天樣遠,人在重城深處。惜別愁分,凝暗有淚,總寄陽關(guān)句。不堪腸斷,恨隨江水東注。
唐代·趙師俠的簡介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似師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jié)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jié)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
? 趙師俠的詩(172篇) 〕
宋代:
劉一止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
愿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
願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宋代:
葉夢得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qū)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顏。
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zhí)戎蠻。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qū)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顔。
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zhí)戎蠻。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明代:
徐熥
執(zhí)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執(zhí)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裡待名駒。
元代:
華幼武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云不雨玉壇空。
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yǎng)丹池個個紅。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雲(yún)不雨玉壇空。
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yǎng)丹池個個紅。
:
戴梓
瓜藤墻外接陂陀,薜荔為居面碧波。一卷正當風里讀,蓼花秋浦下漁歌。
瓜藤牆外接陂陀,薜荔為居面碧波。一卷正當風裡讀,蓼花秋浦下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