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題趙文炳枕屏)
酹江月(題趙文炳枕屏)。宋代。趙師俠。 枕山平遠。記當年小閣,牙床曾展。圍幅高深春晝永,寂寂重簾不卷。棹艤西湖,人歸南陌,酒暈紅生臉。困來無那,玉肌小倚嬌軟。堪恨身在天涯,曲屏環枕,此意何由見。想像高唐無夢到,獨擁閑衾展轉。物是人非,山長水闊,觸處思量遍。愁遮不斷,夜闌依舊斜掩。
[宋代]:趙師俠
枕山平遠。記當年小閣,牙床曾展。圍幅高深春晝永,寂寂重簾不卷。棹艤西湖,人歸南陌,酒暈紅生臉。困來無那,玉肌小倚嬌軟。
堪恨身在天涯,曲屏環枕,此意何由見。想像高唐無夢到,獨擁閑衾展轉。物是人非,山長水闊,觸處思量遍。愁遮不斷,夜闌依舊斜掩。
枕山平遠。記當年小閣,牙床曾展。圍幅高深春晝永,寂寂重簾不卷。棹艤西湖,人歸南陌,酒暈紅生臉。困來無那,玉肌小倚嬌軟。
堪恨身在天涯,曲屏環枕,此意何由見。想像高唐無夢到,獨擁閑衾展轉。物是人非,山長水闊,觸處思量遍。愁遮不斷,夜闌依舊斜掩。
唐代·趙師俠的簡介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似師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
? 趙師俠的詩(172篇) 〕
明代:
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唐代:
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宋代:
釋行鞏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領得溈山笑裡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後,了得三年五載燒。
: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