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元好問的詩 >
九日讀書山用陶詩露凄暄風(fēng)息氣清天曠明為韻賦十詩 其二
九日讀書山用陶詩露凄暄風(fēng)息氣清天曠明為韻賦十詩 其二
九日讀書山用陶詩露凄暄風(fēng)息氣清天曠明為韻賦十詩 其二。金朝。元好問。 山腰抱佛剎,十里望家園。亦有野人居,層崖映柴門。昔我東巖君,曾此避塵喧。林泉留杖屨,歲月歸琴尊。翁今為飛仙,過眼幾寒暄。蒼蒼池上柳,青衫見諸孫。疏燈照茅屋,新月入頹垣。依依覽陳跡,惻愴不能言。
[金朝]:元好問
山腰抱佛剎,十里望家園。亦有野人居,層崖映柴門。
昔我東巖君,曾此避塵喧。林泉留杖屨,歲月歸琴尊。
翁今為飛仙,過眼幾寒暄。蒼蒼池上柳,青衫見諸孫。
疏燈照茅屋,新月入頹垣。依依覽陳跡,惻愴不能言。
山腰抱佛剎,十裡望家園。亦有野人居,層崖映柴門。
昔我東巖君,曾此避塵喧。林泉留杖屨,歲月歸琴尊。
翁今為飛仙,過眼幾寒暄。蒼蒼池上柳,青衫見諸孫。
疏燈照茅屋,新月入頹垣。依依覽陳跡,惻愴不能言。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xué)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jìn)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fù)重望;詩詞風(fēng)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fā)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fā)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宋代:
祖無擇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
明代:
皇甫汸
西風(fēng)吹雪滿柴閭,坐對寒云意泊如。自笑曾為穿履客,長安愁說待公車。
西風(fēng)吹雪滿柴閭,坐對寒雲(yún)意泊如。自笑曾為穿履客,長安愁說待公車。
:
何喬新
孤篁勁柏翠交加,靜處幽閨閱歲華。誓保貞骸歸北壟,忍移芳屣到東家。
梁間愁見春巢燕,庭際羞栽夜合花。青簡已書中壘傳,昭昭姱節(jié)世爭誇。
孤篁勁柏翠交加,靜處幽閨閱歲華。誓保貞骸歸北壟,忍移芳屣到東家。
梁間愁見春巢燕,庭際羞栽夜合花。青簡已書中壘傳,昭昭姱節(jié)世爭誇。
明代:
王彥泓
肯為刀環(huán)怨藁砧,自燒香篆禮潮音。高低背癢搔如意,淺滿壺漿暖稱心。
行過藥房須攬鏡,坐殘?zhí)m燼尚拴針。愁中亂疊閑書尺,不是兒家不解尋。
肯為刀環(huán)怨藁砧,自燒香篆禮潮音。高低背癢搔如意,淺滿壺漿暖稱心。
行過藥房須攬鏡,坐殘?zhí)m燼尚拴針。愁中亂疊閑書尺,不是兒家不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