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方逢振的詩 >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常書數(shù)韻述懷且以贈之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常書數(shù)韻述懷且以贈之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常書數(shù)韻述懷且以贈之。宋代。方逢振。 伯玉不我過,過我必六月。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絕。亢離單用事,赤烏赤如血。人寰何罪辜,幾欲炮烙殺。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脫帽無奈何,而況可腰折。西望禽鬼焦,東望金魚涸。前山牛眠洿,亦復(fù)如火發(fā)。相攜將安之,只合坐論說。伯玉老先輩,家傳洞林訣。談辯管郭雄,五鬼皆避易。借君鐵拄杖,蹴踏六月雪。為我買雪山,斲冰作天穴。
[宋代]:方逢振
伯玉不我過,過我必六月。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絕。
亢離單用事,赤烏赤如血。人寰何罪辜,幾欲炮烙殺。
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脫帽無奈何,而況可腰折。
西望禽鬼焦,東望金魚涸。前山牛眠洿,亦復(fù)如火發(fā)。
相攜將安之,只合坐論說。伯玉老先輩,家傳洞林訣。
談辯管郭雄,五鬼皆避易。借君鐵拄杖,蹴踏六月雪。
為我買雪山,斲冰作天穴。
伯玉不我過,過我必六月。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絕。
亢離單用事,赤烏赤如血。人寰何罪辜,幾欲炮烙殺。
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脫帽無奈何,而況可腰折。
西望禽鬼焦,東望金魚涸。前山牛眠洿,亦複如火發(fā)。
相攜將安之,隻合坐論說。伯玉老先輩,家傳洞林訣。
談辯管郭雄,五鬼皆避易。借君鐵拄杖,蹴踏六月雪。
為我買雪山,斲冰作天穴。
唐代·方逢振的簡介
宋嚴(yán)州淳安人,字君玉。方逢辰弟。理宗景定三年進(jìn)士。歷國史實(shí)錄院檢閱文字,遷太府寺簿。宋亡,退隱于家。元世祖詔起為淮西北道按察僉事,辭不赴。聚徒講學(xué)于石峽書院,學(xué)者稱“山房先生”,以之配祀于蛟峰。有《山房集》。
...〔
? 方逢振的詩(19篇) 〕
明代:
黃省曾
伯休謝俗,斸藥青冥。通都樹價(jià),細(xì)女舉名。飄然改業(yè),遐蔽霸陵。
佯隨國聘,俄蹈虛真。
伯休謝俗,斸藥青冥。通都樹價(jià),細(xì)女舉名。飄然改業(yè),遐蔽霸陵。
佯隨國聘,俄蹈虛真。
清代:
丘逢甲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dú)憐今夜見,猶與故鄉(xiāng)同。
喪亂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dú)憐今夜見,猶與故鄉(xiāng)同。
喪亂山河改,流亡邑裡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唐代:
王建
五女誓終養(yǎng),貞孝內(nèi)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五女誓終養(yǎng),貞孝內(nèi)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聖人心,不因儒者知。
宋代:
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
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dú)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yīng)不遠(yuǎn),淩晨呼仆束輕裝。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裡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dú)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yīng)不遠(yuǎn),淩晨呼仆束輕裝。
: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zhèn)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銅瓶紙帳鎮(zhèn)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