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送鄭怡山歸里)
賀新郎(送鄭怡山歸里)。宋代。趙以夫。 載酒陽關去。正西湖、連天煙草,滿堤晴絮。采翠擷芳游冶處,應和嬌弦艷鼓。看柳外、畫船無數。萬頃琉璃渾鏡凈,陡風波、洶洶魚龍舞。談笑里,遽如許。流觴滿引澆離緒。便東西、斜陽立馬,綠波前浦。自是莼鱸高興動,恰值春山杜宇。漫回首、軟紅香霧。咫尺佳人千里隔,望空江、明月橫洲渚。清夢斷,恨如縷。
[宋代]:趙以夫
載酒陽關去。正西湖、連天煙草,滿堤晴絮。采翠擷芳游冶處,應和嬌弦艷鼓。看柳外、畫船無數。萬頃琉璃渾鏡凈,陡風波、洶洶魚龍舞。談笑里,遽如許。
流觴滿引澆離緒。便東西、斜陽立馬,綠波前浦。自是莼鱸高興動,恰值春山杜宇。漫回首、軟紅香霧。咫尺佳人千里隔,望空江、明月橫洲渚。清夢斷,恨如縷。
載酒陽關去。正西湖、連天煙草,滿堤晴絮。采翠擷芳遊冶處,應和嬌弦豔鼓。看柳外、畫船無數。萬頃琉璃渾鏡淨,陡風波、洶洶魚龍舞。談笑裡,遽如許。
流觴滿引澆離緒。便東西、斜陽立馬,綠波前浦。自是莼鱸高興動,恰值春山杜宇。漫回首、軟紅香霧。咫尺佳人千裡隔,望空江、明月橫洲渚。清夢斷,恨如縷。
唐代·趙以夫的簡介
趙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號虛齋。居長樂(今屬福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知監利縣。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樞密都丞旨兼國史院編修官(《南宋館閣續錄》卷九)。二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復除樞密都承旨(《寶慶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撫年表》卷上)。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寶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虛齋資政趙公神道碑》。
...〔
? 趙以夫的詩(90篇) 〕
:
曹玘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
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范蠡傳。好與直鉤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
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範蠡傳。好與直鈎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清代:
趙函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丑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
樓頭只掛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醜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
樓頭隻掛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唐代:
李涉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雲外人,都迷上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