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
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宋代。李廌。 人生乃動物,萬事皆動端。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非惡動所戕,未貴靜為完。百年夜分半,夢想仍妄瞞。動多靜常少,竟為動所干。回光一自照,萬事無悲歡。居士何早達,動境能反觀。寧為玉在璞,不為珠在盤。虛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聊持動時想,攝入靜中看。
[宋代]:李廌
人生乃動物,萬事皆動端。
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
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
非惡動所戕,未貴靜為完。
百年夜分半,夢想仍妄瞞。
動多靜常少,竟為動所干。
回光一自照,萬事無悲歡。
居士何早達,動境能反觀。
寧為玉在璞,不為珠在盤。
虛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
聊持動時想,攝入靜中看。
人生乃動物,萬事皆動端。
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
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
非惡動所戕,未貴靜為完。
百年夜分半,夢想仍妄瞞。
動多靜常少,竟為動所幹。
回光一自照,萬事無悲歡。
居士何早達,動境能反觀。
甯為玉在璞,不為珠在盤。
虛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
聊持動時想,攝入靜中看。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
羅元貞
珍重秋糧下賜難,只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珍重秋糧下賜難,隻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宋代:
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雲伴去程。
:
劉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宋代:
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明代:
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呼朋萬裡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雲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