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登泰山。元代。張養浩。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元代]:張養浩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後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譯文
伴著和風、輕云一口氣登上了南天門,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覽令人多么高興。
終于看到了“齊煙九點”的古老奇觀,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壯麗美景。
以前居住狹窄知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鳥巢好像也會覺得海闊天空。
笑拍著洪崖仙人的肩膀詠唱新歌,滿天的仙樂飄然而下與大地、與泰山共鳴。
注釋
齊州:即濟南。煙九點:形容泰山煙云繚繞中群峰羅峙。化用李賀《夢天》詩句:“遙望齊州九點煙。”
井處:居處狹隘,即其下句所言巢居,眼界窄,活動區域小。
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在江西省新建縣西南,傳說上古仙人洪崖得道于此,崖以仙名。山下有煉丹井,名崖井。
滿空笙鶴:傳說仙鶴從空而降,接仙人乘鶴在天上的笙樂聲中升天而去。高寒:指天上仙人居處。
參考資料:
1、注釋資料來源:夏傳才,《中國古代山水旅游詩選講》第222-223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唐代·張養浩的簡介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
? 張養浩的詩(137篇) 〕
:
周南
晴溪帆卷櫓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晴溪帆卷櫓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宋代:
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隻見清淮入海流。
近代:
周岸登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
絮雲翳日,煙柳斷腸,羈遊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
宋代:
毛直方
醞釀豐年付老農,挽回涼信報詩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
醞釀豐年付老農,挽回涼信報詩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
宋代:
汪莘
曾把江梅入室,門人不敬紅梅。清香一點入靈臺。傲雪家風猶在。
狀貌婦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開自落有誰來。與妝上林相待。
曾把江梅入室,門人不敬紅梅。清香一點入靈臺。傲雪家風猶在。
狀貌婦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開自落有誰來。與妝上林相待。
清代:
繆公恩
伏雨連朝長綠苔,一樽時對北窗開。誰云酒是消愁物,往事都從醉后來。
伏雨連朝長綠苔,一樽時對北窗開。誰雲酒是消愁物,往事都從醉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