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省直
秋夜省直。明代。宗臣。 驅馬即高扃,秉燭照清池。冉冉見芙蓉,白露被華滋。仰見明月光,三星燦以垂。蟋蜶鳴重階,繁聲一何悲。感之長嘆息,嗟此陰陽移。鹿鳴思野草,宿鳥懷故枝。人生貴帝志,羈棲亦何為。行行返舊服,去去清江湄。此意良未申,空令達士嗤。
[明代]:宗臣
驅馬即高扃,秉燭照清池。冉冉見芙蓉,白露被華滋。
仰見明月光,三星燦以垂。蟋蜶鳴重階,繁聲一何悲。
感之長嘆息,嗟此陰陽移。鹿鳴思野草,宿鳥懷故枝。
人生貴帝志,羈棲亦何為。行行返舊服,去去清江湄。
此意良未申,空令達士嗤。
驅馬即高扃,秉燭照清池。冉冉見芙蓉,白露被華滋。
仰見明月光,三星燦以垂。蟋蜶鳴重階,繁聲一何悲。
感之長歎息,嗟此陰陽移。鹿鳴思野草,宿鳥懷故枝。
人生貴帝志,羈棲亦何為。行行返舊服,去去清江湄。
此意良未申,空令達士嗤。
唐代·宗臣的簡介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學家。字子相,號方城山人。興化(今屬江蘇興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將宗澤后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筑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后歷吏部稽勛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為嚴嵩所惡,出為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齊名,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報劉一丈書》,對當時官場丑態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 宗臣的詩(498篇) 〕
宋代:
王安石
捫蘿路到半天窮,下視淮洲杳靄中。
物外真游來幾席,人間榮愿付苓通。
捫蘿路到半天窮,下視淮洲杳靄中。
物外真遊來幾席,人間榮願付苓通。
清代:
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牆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闆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近代:
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遊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
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