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
洞庭春色。宋代。程垓。 錦字親裁,淚巾偷_,細(xì)說舊時。記笑桃門巷,妝窺寶靨,弄花庭前,香濕羅衣。幾度相隨游冶去,任月細(xì)風(fēng)尖猶未歸。多少事,有垂楊眼見,紅燭心知。如今事都過也,但贏得、雙鬢成絲。嘆半妝紅豆,相思有分,兩分青鏡,重合難期。惆悵一春飛絮,夢悠揚教人分付誰。銷魂處,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宋代]:程垓
錦字親裁,淚巾偷_,細(xì)說舊時。記笑桃門巷,妝窺寶靨,弄花庭前,香濕羅衣。幾度相隨游冶去,任月細(xì)風(fēng)尖猶未歸。多少事,有垂楊眼見,紅燭心知。
如今事都過也,但贏得、雙鬢成絲。嘆半妝紅豆,相思有分,兩分青鏡,重合難期。惆悵一春飛絮,夢悠揚教人分付誰。銷魂處,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錦字親裁,淚巾偷_,細(xì)說舊時。記笑桃門巷,妝窺寶靨,弄花庭前,香濕羅衣。幾度相隨遊冶去,任月細(xì)風(fēng)尖猶未歸。多少事,有垂楊眼見,紅燭心知。
如今事都過也,但贏得、雙鬢成絲。歎半妝紅豆,相思有分,兩分青鏡,重合難期。惆悵一春飛絮,夢悠揚教人分付誰。銷魂處,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唐代·程垓的簡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wù)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yīng)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xiāng)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xiāng)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shù)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
? 程垓的詩(171篇) 〕
明代:
金大輿
麗譙滄海畔,南客一登臨。
四野平沙合,孤城遠(yuǎn)樹深。
麗譙滄海畔,南客一登臨。
四野平沙合,孤城遠(yuǎn)樹深。
:
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雲(yún)表,藹藹萃千祥。
兩漢:
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nèi),切須規(guī)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nèi),切須規(guī)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曆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誇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唐代:
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竇侍禦,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
清代:
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后,夢沉?xí)h(yuǎn),隔斷萬重?zé)熕_b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纖雲(yún)弄巧,玉鈎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後,夢沉?xí)h(yuǎn),隔斷萬重?zé)熕_b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