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聲斂跡的成語故事

拼音xiāo shēng liǎn jì
基本解釋猶言銷聲匿跡。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
銷聲斂跡的典故
唐僖宗時期,長安人宗生與四川節度使陳敬瑄關系密切,后來兩人因色失歡。因發生戰亂,唐僖宗逃到四川,宗生也逃到錦江,因害怕陳敬瑄知道,他就到資中郡去旅游,一路銷聲斂跡,唯恐走漏消息。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銷聲斂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渾然一體 |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論語 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老實巴交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個一個心慈面善,全是老實巴交的。” |
苦盡甘來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今日個苦盡甘來。”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
萬無一失 |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
撈一把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五章:“他就想再撈一把,可是越撈越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