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城北
館城北。明代。歸子慕。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廬。妻孥來江上,我去城北居。城北何所事,二生喜從余。既愛童子真,且得人事疏。長夏北窗竹,風吹幾上書。坐看墻外帆,樹中去徐徐。中情茍無系,觸物皆有余。今茲對佳節,秋風秋月初。香稻感我鼻,歸食江上魚。小女解思父,一見當何如。
[明代]:歸子慕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廬。
妻孥來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從余。
既愛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長夏北窗竹,風吹幾上書。
坐看墻外帆,樹中去徐徐。
中情茍無系,觸物皆有余。
今茲對佳節,秋風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歸食江上魚。
小女解思父,一見當何如。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廬。
妻孥來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從餘。
既愛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長夏北窗竹,風吹幾上書。
坐看牆外帆,樹中去徐徐。
中情茍無系,觸物皆有餘。
今茲對佳節,秋風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歸食江上魚。
小女解思父,一見當何如。
唐代·歸子慕的簡介
歸子慕(1563~1606)字季思,號陶庵,學者稱清遠先生,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卒于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年四十四歲。散文大家歸有光第五子。歸有光有六子,子慕為歸有光五十八歲時所生,幼有文行,清真靜好,萬歷十九年(1591)舉人。再試禮部不第,屏居江村,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最友善。所居陶庵,槿墻茅屋,詩歌以為樂。卒后,巡按御史祁彪佳請于朝,贈翰林待詔 [2] 。子慕著有《陶園集》四卷,《明史藝文志》傳于世。
...〔
? 歸子慕的詩(2篇) 〕
明代:
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復東。
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複東。
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兩漢:
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唐代:
白居易
若不坐禪銷妄想,即須行醉放狂歌。
不然秋月春風夜,爭那閑思往事何。
若不坐禪銷妄想,即須行醉放狂歌。
不然秋月春風夜,爭那閑思往事何。
元代:
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