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見寄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見寄。宋代。蘇頌。 聞?wù)f羌戎出塞行,征人才聽淚交橫。三秋霜?dú)庀葧r(shí)至,萬里鄉(xiāng)心半夜驚。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長臥鄔亦牽情。闋終更想關(guān)山月,不惜新辭記舊聲。
[宋代]:蘇頌
聞?wù)f羌戎出塞行,征人才聽淚交橫。
三秋霜?dú)庀葧r(shí)至,萬里鄉(xiāng)心半夜驚。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長臥鄔亦牽情。
闋終更想關(guān)山月,不惜新辭記舊聲。
聞?wù)f羌戎出塞行,征人才聽淚交橫。
三秋霜?dú)庀葧r(shí)至,萬裡鄉(xiāng)心半夜驚。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長臥鄔亦牽情。
闋終更想關(guān)山月,不惜新辭記舊聲。
唐代·蘇頌的簡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歷二年進(jìn)士。知江寧?;实v五年召試館閣??保6Y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quán)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wèi)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于律歷提舉研制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wù)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后罷知揚(yáng)州,徙河南。紹圣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jīng)》。
...〔
? 蘇頌的詩(335篇) 〕
唐代:
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
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
我來問道無馀說,雲(yún)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宋代:
文同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fēng)。
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fēng)。
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fù)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宋代:
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明代:
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guān)。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諸生祖帳擁離顔,雲(yún)際飛鳧不可攀。萬裡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guān)。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明代:
張?zhí)熨x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