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津夜飲送岑穰彥休赴闕
東津夜飲送岑穰彥休赴闕。宋代。李廌。 東門何煌煌,驪駒絡金羈。朱顏照秋鞠,炯炯青云姿。往登蕓香閣,編書給隃麋。予方滯江漢,發(fā)軔將安之風林舞危葉,霜畦殺青蕡。車馬如上州,朝天逐高云。行邁豈不勞,欲書竹帛勛。歲晏重感慨,我獨念離群。
[宋代]:李廌
東門何煌煌,驪駒絡金羈。
朱顏照秋鞠,炯炯青云姿。
往登蕓香閣,編書給隃麋。
予方滯江漢,發(fā)軔將安之
風林舞危葉,霜畦殺青蕡。
車馬如上州,朝天逐高云。
行邁豈不勞,欲書竹帛勛。
歲晏重感慨,我獨念離群。
東門何煌煌,驪駒絡金羈。
朱顔照秋鞠,炯炯青雲姿。
往登蕓香閣,編書給隃麋。
予方滯江漢,發(fā)軔將安之
風林舞危葉,霜畦殺青蕡。
車馬如上州,朝天逐高雲。
行邁豈不勞,欲書竹帛勳。
歲晏重感慨,我獨念離群。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宋代:
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
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後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
太平天子狃開元,馴緻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雲倍。
唐代:
劉長卿
新安君莫問,此路水云深。江海無行跡,孤舟何處尋。
青山空向淚,白月豈知心。縱有馀生在,終傷老病侵。
新安君莫問,此路水雲深。江海無行跡,孤舟何處尋。
青山空向淚,白月豈知心。縱有馀生在,終傷老病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