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斷
詞語(yǔ)解釋
隔斷[ gé duàn ]
⒈ ?a建筑:把一個(gè)結(jié)構(gòu)(如房屋、房間或圍欄)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開(kāi)。
英stand between; partition;
⒉ ?用分隔物(如墻)把…分成幾部分。
引證解釋
⒈ ?阻隔;隔開(kāi)。
引《三國(guó)志·魏志·鮮卑傳》:“遂隔斷東夷,不得通於諸夏。”
唐 司空?qǐng)D 《歌者》詩(shī):“愁腸隔斷珠簾外,只為今宵共聽(tīng)人。”
《紅樓夢(mèng)》第四十回:“探春 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并不曾隔斷。”
楊朔 《鐵騎兵》一:“隔斷在公路北的只有一班人。”
⒉ ?把一間屋子隔成幾間的遮擋的東西,如板壁、隔扇等。
國(guó)語(yǔ)辭典
隔斷[ gé duàn ]
⒈ ?阻隔而不相通。
引《三國(guó)演義·第三六回》:「凝淚而望,卻被一樹(shù)林隔斷。」
⒉ ?房間的屏障板壁。
引《紅樓夢(mèng)·第一〇〇回》:「說(shuō)者,便將頭往隔斷板上亂撞,撞的披頭散發(fā)。」
相關(guān)成語(yǔ)
- jié jiǎ節(jié)假
- xī lì lì吸力力
- mì cáng密藏
- yǒu lǐ shì有理式
- jiā zú家族
- shí yí jì拾遺記
- xīn xīng新興
- yù de欲得
- dà shà大廈
- dà yáo dà bǎi大搖大擺
- mín jū民居
- cóng zǔ zǔ fù從祖祖父
- mìng fēn命分
- tuì guāng qī退光漆
- fēn qī分期
- yī jiā wú èr一家無(wú)二
- zhì gàn質(zhì)干
- jì liáo寂寥
- yún tǔ mèng云土夢(mèng)
- sī dǎ廝打
- lù tóu路頭
- yòu zhì誘致
- xiāng chūn香椿
- mín xiàn民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