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
詞語解釋
苦海[ kǔ hǎi ]
⒈ ?佛教比喻苦難煩惱的世間,也比喻困苦的處境。
例脫離苦海。
英abyss of misery; sea of bitterness;
引證解釋
⒈ ?佛教指塵世間的煩惱和苦難。
引南朝 梁武帝 《凈業(yè)賦》:“輪迴火宅,沉溺苦海,長夜執(zhí)固,終不能改。”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勉自修證,勿淪苦海。”
明 李贄 《<心經(jīng)>提綱》:“本無生死可得,故能出離生死苦海,而度脫一切苦厄焉。”
⒉ ?比喻無窮的苦境。
引唐 盧綸 《宿石甕寺》詩:“迴瞻相好因垂淚,苦海波濤何日平?”
宋 文天祥 《泰州》詩:“長淮 行不斷,苦海望無窮。”
《花月痕》第五二回:“奴家倒也不爭取虛名,只要早離苦海。”
杜鵬程 《保衛(wèi)延安》第四章:“一家人過了 黃河,到了解放區(qū),如今分到了地,脫離苦海。”
⒊ ?指投置平庸詩文的箱籠。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輕佻》:“鄭光業(yè) 弟兄共有一巨皮箱,凡同人投獻,辭有可嗤者,即投其中,號曰苦海。”
清 錢謙益 曾匯集應酬無聊之作,題名《苦海》,殆本此意。 《元詩紀事·高明》引 明 高明 《題青山白云圖跋》:“此余往日在 越 中録寄 倪君 仲權 之詩,今十餘年矣,意其不投之苦海,則亦當供醬蒙矣。”
國語辭典
苦海[ kǔ hǎi ]
⒈ ?比喻痛苦的處境。
引《紅樓夢·第六三回》:「這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脫去皮囊,自了去也。」
反樂園
⒉ ?佛教用語。比喻生死輪回的三界。
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行由第一》:「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英語lit. sea of bitterness, abyss of worldly suffering (Buddhist term)?, depths of misery
法語océan de douleurs, ab?me de misère
※ "苦海"的意思解釋、苦海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成語
- zhàn jiàn戰(zhàn)艦
- yǔ tǐ shī語體詩
- tǐ xī體悉
- mìng lù命祿
- mǐ lán米蘭
- dì shì地市
- sòng nián pán送年盤
- bǎi shòu百獸
- guī fàn規(guī)范
- zhuī jié qián追節(jié)錢
- yáo yuǎn遙遠
- fēi máo飛矛
- mù xīng木星
- cǎi xiāng lù采香路
- zhān shí饘食
- pǐ mǎ匹馬
- nán hū qí nán難乎其難
- jì liáo寂寥
- guān huà官話
- běn zhǔ ér本主兒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戰(zhàn)戰(zhàn)兢兢
- hēi shì黑市
- fèn fèn bù píng憤憤不平
- miàn mù quán fēi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