賾探隱索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賾:幽深難見。指探索事物的奧秘。
出處《周易·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例子明·李東陽《<篁墩文集>序》:“賾探隱索,注釋經傳,旁引曲證,而才與力又足以達之。”
基礎信息
拼音zé tàn yǐn suǒ
注音ㄗㄜˊ ㄊㄢˋ 一ㄣˇ ㄙㄨㄛˇ
繁體賾探隱索
感情賾探隱索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探賾索隱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經邦論道(意思解釋)
- 河魚腹疾(意思解釋)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釋)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十全大補(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立竿見影(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賾探隱索的意思解釋、賾探隱索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力所能及 |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
不驕不躁 |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
酒囊飯袋 |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暴發戶 |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慷慨悲歌 |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鬼頭鬼腦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