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照牛渚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 zhào niú zhǔ
基本解釋比喻洞察幽微。
出處《晉書·溫嶠傳》:“捍溫嶠呴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燬犀角而照之。”
犀照牛渚的典故
東晉時期,溫嶠來到牛渚磯,見水深不可測,傳說水中有許多水怪。溫嶠便點燃犀牛角來照看,看見水下燈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狀,有乘馬車的有穿紅衣的。溫嶠晚上夢見一人惡意責怪不該用犀牛角火照。第二天因牙痛拔牙而中風,回到鎮上不到十天就死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犀照牛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逆道亂常 | 唐 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 |
超俗絕世 |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余暇游手于斯。” |
嚴陣以待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
舉世混濁 |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
取而代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
作賊心虛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度己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