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錢太守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qián tài shǒu
基本解釋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出處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
一錢太守的典故
漢代清官會稽太守劉寵十分關心百姓疾苦,將政令及刑罰盡量簡化,免除很多苛捐雜稅,讓老百姓深受感動。他離任時,山陰縣很多老人來為他送行,并堅持要送他100個大錢,劉寵在萬般無奈下只好接受他們的一個大錢,留下了一錢太守的美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錢太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救世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鉆進了駕駛樓,像救世主一樣微笑著向他招招手,就坐著汽車跑得一溜煙不見了蹤影。” |
坐薪懸膽 |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
星霜屢移 | 唐 高適《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星霜屢移,書奏仍闕。” |
回心轉意 |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意時節,且更耐看如何?” |
浪跡江湖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跡江湖。”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過五關,斬六將 | |
棟梁之材 |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
繁文縟節 |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