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舐犢的成語故事

拼音lǎo niú shì dú
基本解釋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彪傳》:“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duì)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p>
三國時(shí),曹操手下有位謀士叫楊修。一次,楊修隨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營扎寨。這時(shí),楊修忽聽曹操說道:”雞肋,雞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要退兵,便和士兵說’:“丞相打算退兵了。”這樣,全營的人紛紛收拾行裝,準(zhǔn)備撤退。曹操巡營時(shí),看到這種情況,非常吃驚,便向士兵詢問原因,才知道是楊修點(diǎn)破了自己的心思,心里暗暗佩服楊修的敏慧,同時(shí)也很嫉妒楊修的才智。于是,借口楊修擾亂軍心,把他殺了。楊修死后,楊修的父親楊彪非常傷心,因思念兒子而日漸憔悴。曹操問他說:“楊公為什么會(huì)這般消瘦???”楊彪嘆氣說:“我自己覺得慚愧呀,我預(yù)先沒有料到我兒子會(huì)有這樣的結(jié)果,現(xiàn)在還有一種像老牛舔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子之心!”曹操聽后。十分感動(dòng),不免內(nèi)疚。
老牛舐犢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老牛舐犢)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致遠(yuǎn)恐泥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yuǎn)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
輪焉奐焉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
無妄之災(zāi)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zāi)?;蛳抵?,行人之得,邑人之災(zāi)?!?/td> |
狐死首丘 | 戰(zhàn)國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
首身分離 | 《戰(zhàn)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td> |
口快心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td>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shù)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jì)女多于生凡十四則?!?/td>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td> |
肝膽過人 | |
藏形匿影 | 《鄧析子 無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 |